人才政策很“诱人” 广州博士后数量连年翻番 求解“人才病”,博士后数量连年翻番
高端人才缘何“恋”上广州?
广州“病”了。广州市长陈建华坦承,“病情”之一就是“人才不足”。
北上广深同为一线城市,但广州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少于其他三个城市。人才短板,让这个中国第三大城市一直缺乏像华为、中兴那样拿得出手的高科技明星企业。
好在广州从不讳疾忌医,近年来广州摁下了引才加速键,高层次人才数量井喷,为产业转型升级爬坡越坎注入强劲动力。正因为此,广州的“病情”逐步好转。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广州市的21个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至78个,这意味着一大批博士后将进驻广州。1998年建立博士后制度的广州,在1998年到2010年的13年间,共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2个。而最近3年,广州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近40个。
人才短缺人才层次决定产业层次和创新水平,导致广州落后局面的原因之一是高层次人才不足。广州要实现新型城市化,最重要的是人。
“我先讲讲广州的‘病情’,请大家开药方。”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召开国家“千人计划”信息技术专家座谈会,陈建华坦言广州有三“病”,其一是人才不足。
广州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但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广州显然还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创新成分”并不浓。2010年,广州每平方公里产出地区生产值1.43亿元,深圳是4.78亿元,东莞是1.7亿元。2011年一季度,广州每平方公里产出地区生产值3550万元,深圳是12034万元,上海是6825万元。广州金融业比重也比不上京沪深。
创新能力方面,广州创新型企业“星星多、月亮少”,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低于深圳、上海、苏州,专利授权量仅为深圳的1/5,不到上海的1/3,发明专利授权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才层次决定产业层次和创新水平,导致广州落后局面的原因之一是高层次人才不足。以院士为例,2010年广州两院院士数量是上海的23%,北京的4%。
“广州描画了新型城市化的城市理想,实现这一理想不能单靠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番禺新城……重要的是要有新人、高人,构筑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结构。”长期研究科技政策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超说,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严峻挑战,发展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广州的必然选择,发展这些产业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广州必须要争夺的紧缺战略性资源。
为了打赢这场“人才争夺战”,广州市最近3年频频发力。2010年7月13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两年后,该市又出台《关于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两份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成为广州破解高层次人才瓶颈的有力支点。
留是重点
广州从市一级开始,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为的就是吸引高层次人才。有人感慨:“没见过哪个城市像广州这么厚待博士后”
16日早上8时,广州科学城的几条主干道上车来车往,一贯宁静的科学城在上班高峰期显得活力四射。苑仁旭早早吃过早餐,径直从公司公寓走进实验室,一头埋进仪器堆,专心致志做实验。对他而言,窗外的熙熙攘攘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广州市周到的人才服务体系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搞科研。”苑仁旭说。几年前,他在国内某著名高校获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多个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几经比较,他决定进入位于广州科学城的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两大原因促使这位北方汉子作出这样的选择:首先,金发科技主要业务是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加工和销售,目前国内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与他的研究方向很对口;其次,广州市的博士后政策很“诱人”。
《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几乎没有空洞的陈词,处处是“干货”:对我市在站的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市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启动经费15万元;每年发放8万元的生活补助;对期满出站后一年内到我市市属单位工作、符合规定条件的博士后,市财政分期提供20万元的安家费;鼓励博士后科研项目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对以高新技术作价入股合资创办企业且作价金额超过50万元的,给予作价金额30%的专项资金资助……
出乎苑仁旭意料的是,优惠政策还不止于此。萝岗区也制定了配套政策。此外,金发科技还照常给他发工资。
广州市还专门成立“广州博士后联谊会”,开辟“广州博士后”频道,打造“广州博士后之家”。同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金发科技技术管理中心主任袁绍彦博士对此很感慨:“没见过哪个城市像广州这么厚待博士后研究人员。”
像苑仁旭一样享受到广州市上述优惠政策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很多。2012年,广州市核拨博士后各类专项资助经费2500余万元,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240多人次。2012年9月19日,广州市又出台《关于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站研究人员资助力度,5年内培养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少于400名。
用是关键
今年,广州获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个,首次居全省之首。三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编制国家标准,每年能为公司创收一个亿
博士后个人受到广州优待,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亦然。
《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广州要争取5年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及分站发展至50个,对新设立的流动站、工作站、分站或创新实践基地,市财政分别资助50万元、50万元、20万元;创新实践基地经批准设立工作站的,按工作站的资助标准补齐差额部分。
这大大撬动了众多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积极性。2011年和2012年,近百家企业向广州市人社局提出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经过评选,最终有43家企事业单位成功设立。
为了让更多企业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项创新性举措——企业可以先申请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市人社部门邀请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对基地进行指导、培养和孵化,条件成熟后再向国家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项创新性举措大大提升广州市博士后管理工作,今年是广州实施博士后培养制度15周年,也是丰收之年,获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个,首次居全省之首,其中有20个来自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一揽子优惠政策也令广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入了成长快车道。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说,该校博士后流动站于2003年设立,最初每年招收5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较小。最近几年人数显著增长,2012年招收了3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是设站初期的6倍,目前在站人数为51人。
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数量一同显著增长的还有人才的质量。
3年过去,广州市人才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广州的“产业微笑曲线”笑得更加灿烂。良好的博士后工作机制,在培养一批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博士后项目成果产业化,促进了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2010年以来,该校博士后共获得国家基金一等资助1项、二等资助25项、特别资助2项,获得国家级主持立项11项。一些博士后很快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卓超、龙跃生等已经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金发科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成果也很丰硕,共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8项,累计申请专利195件,发明专利187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9件,PCT国家专利申请12项,授权6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了近8亿元的销售收入。
在实验的间隙,苑仁旭直起身子伸了伸腰,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与其他两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共同起草编制的《吹塑薄膜用聚酯类生物降解材料》成为国家标准,每年能为公司创造约1亿元的销售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