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的博士、教授涉嫌学术不端的新闻持久霸占热搜榜。据媒体报道,南京大学教授梁莹凭着至少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的论文,得以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这背后暴露的是科技界诟病已久的人才评价“四唯”倾向,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呼声在哪里,改革就延伸到哪里。2018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文件向“四唯”亮剑。同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清理范围,指明任务方向,人社部门重点清理人才项目、职称评审等工作中涉及“四唯”的做法。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变革推动更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形成。
专项清理的情况和效果如何?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如何树立?近日,记者走访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一探究竟。
哪些做法被清理?
2017年10月,第三批北京学者榜单揭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的经历引人注意:近10年奖项、承担科研项目、入选人才计划近乎空白。而首批北京学者邵峰,当初在申报时没有任何专业技术职称。两人都因为取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入选。邵峰还在培养周期内当选为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
两位学者的入选折射出人才评价领域的可喜变化:曾经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人才头上的论文、学历、奖项等硬性指标要求,已经逐渐淡化,不再是晋升路上的拦路虎。北京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陈卫民告诉记者,“以往业内拥有修车‘三剑客’等名头的技术大拿都因为论文、学历的限制,在职称晋升时吃过闭门羹,近两年他们都评上了高级职称。”
不唯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注重品德、业绩和能力,正是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和此次清理行动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人社部牵头制定的人才评价政策文件,均将破除“四唯”作为重要内容。如《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品德、能力、业绩三个方面,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放宽学历、论文要求,不把论文、奖项作为职称评审的门槛性条件。
各职称系列的评审中,“四唯”问题是否已经破除了呢?在已经出台的中小学教师、技工院校教师、会计等系列的改革意见中,充分体现了不唯论文、学历、奖项的要求,而尚未改革的其它职称系列,评价标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论文数量、学历高低和奖项的规定。对此,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各职称系列改革,对涉及‘四唯’的做法进一步明确规范,从源头上遏制。”
同时,人才工程计划中涉及“四唯”的做法也被集中清理。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此次专项行动清查出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留学人才等三项人才工程计划的申报条件还存在对人才职称、学历的硬性要求,这些都将被整改,具体做法是对作出突出业绩贡献的人选放宽职称、学历等要求。
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后,拉网式的清理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评价标准“一刀切”、重论文轻业绩、学术造假等问题被列入整改清单。目前,从全国31个省区市报送的清理工作报告看,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区分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特点的评价标准,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分类施策,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破‘四唯’,不是对既有的人才评价、学科评价标准推倒重来,而是去探索如何纠正不良倾向,发掘更能佐证人才能力价值的指标体系,得出更科学精准的评价结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说。
破后怎么立?
2018年7月,77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正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会计师,其中44人选择用非论文的代表作参评。获准破格申报的京东物流CEO王振辉,是本次评审改革的受益者,“这次评价标准是根据企业人才特点量身定制的,不同于高校院所,看重的是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突出业绩,非论文的代表作可以是企业发展规划,也可以是项目报告。”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及《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从顶层设计为精准评价人才擘画方向,“实行分类评价”“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等等,种种改革举措赢得各行各业人才的掌声,那么,好的政策如何落地不走样?
纠建兼顾,破立并举。“明确每个职称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是分类精准评价人才实绩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说。
不少地方在清理“四唯”工作的同时,已作出一些探索。
浙江推行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分类评价,围绕浙江优势产业,对工程师职称进行细分,让评出来的工程师更对企业“胃口”。以塑料机械行业为例,学历、资历、论文、科研项目,都不作硬性规定,而是以塑机研发、制造的核心业绩为主,在企业里主持研发产品并创造重大效益的人才,同样能评上高级工程师。主持制定国家标准的,甚至可以免评审,直接拿到高级职称。
青海省改进农牧系列职称评审标准,由过去的“定性评价”改为“定性+量化赋分”,论文分值占比不超过50%,且可用研究报告、工作总结等替代,其余50%分值着重突出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业绩。
上海市完善职称评聘工作实施细则,在工业、建设等行业的15个高评委中均未将论文作为高级工程师申报的必备条件,卫生系列职称评审采取量化赋分办法,临床实践能力评审权重占到50-60%。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为业绩突出的非公组织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直通车”,只要符合相应的业绩能力要求,均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对在艰苦边远一线工作的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职业农民,淡化学历要求,一批“四无”土专家脱颖而出;而对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的考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弄虚作假、违反师德师风等情形实行一票否决。
意在树立什么导向?
2017年,一则激励科研成果转化的人才新政吸引科技人员的注意,辽宁省发布《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职称评定标准的省份。同年,48名在成果转化方面业绩突出的人才获得正高级职称。
“清理‘四唯’,注重以实绩评价人才,最终就是要树立激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导向,让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多实现成果转化。”人社部专技司相关负责人说。
科研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关系人才作用是否真正发挥出来。但从实践来看,打通“最后一公里”还存在一些痛点。
记者在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了解到,尤其是在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中,本应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生力军”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论文、项目和头衔仍是其职称职务晋升的主要考察指标。而科技成果转化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科研人员难免会“分身乏术”。
那么,通过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清理“四唯”工作,能否达到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的目的,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呢?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福建、上海、北京等科技创新大省纷纷出实招,一批参与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已经享受到政策红利。
广东省制定实施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价的若干意见,将技术交易额、年均销售收入、年均缴税额、科技成果转化等市场化指标替代论文要求,对于发明专利转化应用成效突出的可降低或不作论文要求。
福建省出台深化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成果评价权重,科研人员技术项目转让交易额达到一定标准可替代课题研究成果或论文要求。
上海市完善人才发展资金评价要素,降低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评价权重,将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承担的重大项目、工作业绩等实践成果比重扩大到60%。
“这就有利于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引导更多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创新,避免为发论文和跑科研项目费心费力。”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表示,随着清理“四唯”专项行动全面推开,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扭转不科学评价导向的合力,未来科技人员的科研创新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