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火炬园作为国家级的科研企业孵化器,为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平台。戴嘉信 摄
新媒体园集聚了一批云计算、医药研发等高技术型的创新企业。戴嘉信 摄
“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是在人才,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纳到禅城,才能够实现我们的创新驱动,才能支撑我们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1月19日,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代区长孔海文联袂上线微访谈时透露,禅城将推出“万千英才”计划,实现创新驱动。
孔海文讲述了他最近从一个青年人才交流会上听到的故事,一个来禅城工作8年的博士后工作非常顺利,他在禅城能找到项目、平台和资金,但平时忙于工作,很难找到交流的圈子,尤其是异性朋友。孔海文受到启发,针对人才服务推出的“暖心行动”由此而来,禅城将通过“暖心”来留人。
根据统计,目前禅城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0.13万,其中博士有384名,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7人,获得佛山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9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人,专业技术人才85417人,技能人才11万人,按110万常住人口计划,平均每2800多人就有一个博士。
如果把一个地区的人才结构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处于塔尖的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近两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禅城吸引了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落户,他们的到来为禅城的产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他们与禅城之间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高大上”机器人在禅城“接地气”
1
“高大上”机器人在禅城“接地气”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博士或者博士后?”金天皓机器人团队的秦磊博士最近风头正劲。他于近期登上了央视新闻栏目《新闻直播间 机器人来了》的节目中,介绍他的团队如何在最为传统的行业领域找到机器人创新应用的事业发展空间。
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背景下,进口机器人全面掌控核心零部件生产,由于国内机器人在技术稳定性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美的等大型企业都在大规模采用成熟的进口机器人设备。但是,秦磊的机器人团队却在佛山实现了另一种突破。用央视主持人的话来说,将机器人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行业,与最为“接地气”的佛山陶瓷行业“联姻”了。
在建陶企业的陶瓷洁具工序中,打磨、喷涂等传统工序往往需要熟练工人冒着尘肺的风险人工操作。秦磊团队希望的技术变革,应该把这些工序交给机器人来操作,机器人的应用就可以直接把暴露于危险生产环境的工人解放出来。
机器人在箭牌等陶瓷企业的应用,让秦磊这位博士后找到了发挥才智与价值的空间,也让佛山传统制造业逐步进入智能化生产的新时代。现在,秦磊团队信心满满,机器人才是这个行业生产链条变革的主导者。
“作为一名博士后,有人问我,留在佛山与陶瓷洁具打交道究竟值不值?我的回答是‘很值’!”在秦磊看来,传统制造业集群与博士后的新兴产业事业,相互成就了对方。
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这个问题,秦磊有着自己的感受。“创新并不是太高端的东西,创新一定是首先与产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产业技术的创新需求一定是在现场的生产线上。”他向记者坦言,尽管禅城确实在专业实验室、技术前沿信息流动等方面的“瓶颈”,但创新一定是与这个区域的某些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是不能离开这片“土壤”的。当然,他的团队中有专门的博士进行国际前沿技术的跟踪,搜集国际最先进的抛光打磨技术是怎样的信息,也有利于团队在埋头试验的同时看清前行的方向。
正因为此,在近日与禅城众博士专家的一次座谈会上,秦磊谈到,当初来到禅城、扎根禅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他看来,佛山拥有机器人发展最肥沃的土壤,那就是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佛山对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市场推广更容易,新技术出来后,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市场主动完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这些因素构成了秦博士在禅实现“机器人”梦的肥沃土壤。
海归博士成佛山建陶业“大众情人”
2
海归博士成佛山建陶业“大众情人”
“我是70年代的大学生,后来从英国回来。我是一只脚就跨入到佛山来。虽然我的身份证是外国的,但是我在佛山的时间远远长于国外。”尽管不久前刚刚从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的位置上卸任,在近期禅城区举办的一场禅城博士人才座谈会上,尹虹博士侃侃而谈的,依旧是他最为钟情的领域——对2015年建筑陶瓷行业发展新常态的预测与对策。
事实上,这位常年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从事陶瓷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已然成为佛山建陶圈子口中的“我们的尹虹”,乃至于此次从佛山离任,有行业报纸还专门撰文,回顾尹虹为佛山建陶行业所付出的点点滴滴,以及在刚刚过去七年间,他为佛山建陶行业带来的“正能量”。
在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林的眼中,作为改革开放早期留英回国的陶瓷专业博士,尹虹首先是一个学者。他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陶瓷教学科研30年,是全职教授,经常都会回到华工授课。另一方面,他的学者身份还造就了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博士秘书长,学者秘书长。
李志林专门撰文写到,任职佛山陶瓷行业协会近7年,尹虹一直在为佛山陶瓷、广东陶瓷及中国陶瓷大声疾呼,坚持站在国际视角看佛山陶瓷的发展方向。在他担任佛山陶瓷行业秘书长的时间里,尹虹成了佛山陶瓷与佛山陶企的“代言人”。
事实上,去职之后的尹虹博士,仍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陶瓷协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是佛山陶瓷行业的大众情人。”有企业家这么说,也有媒体人这么说,尹博士自己也这样开自己的玩笑。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尹虹曾撰文呼吁“这个冬天相当冷,而且时间比较长,速备棉袄,抵御严寒,安全过冬比什么都重要。”“棉袄论”在行业内引发诸多共鸣。事实上,每每面对媒体或者外界的某种偏颇之声,尹虹总会第一时间进行考证和推敲,然后用一系列专业知识,发出更贴近事实、更符合趋势、更具参考价值的声音。
他见证了佛山陶瓷行业三十年的发展,“名闻遐迩,有口皆碑,时过境迁”,他用这三个词总结了过去三十年建陶行业的发展。让业界为之崇敬的是,在佛山陶瓷最艰难的产业转移时期,尹虹认为,佛山陶瓷制造的转型或许对佛山而言更有利,但是对整个中国建筑陶瓷产业而言,一个产业链极度完善和成熟的产区势必面临分裂。他先后通过与唯美、东鹏、诺贝尔、特地、乐华、金意陶乃至爱和陶等企业的沟通、分析和规划性探讨,最终促成了这些优秀企业纷纷落户江西。由此,江西产区将经过自身的发展优化和市场洗礼,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成熟产区。
自2008年起,尹虹每年在陶瓷行业媒体上撰写专栏,5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每周一篇独立稿件,定期为行业发展建言献计、出谋划策。同时尹虹每年编译《世界陶瓷砖生产与消费报告》等权威行业资讯,并撰写年度总结与分析、年度预测等文章。即使离任之际,他还是为佛山建陶行业打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释放出了行业发展的信号——稳中求进。
尹虹对佛山建陶三十年发展的数据报告信手拈来,当他再次把自己对2015年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做了分享后,他说,尽管在座的并非陶瓷这个行业的人,但这是对宏观经济大势的分析与行业前景的意见,我希望大家相互贡献智慧资源,这很重要。
■聚焦
平台创新需
更接“地气”
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在佛山五区中城市发展程度最高,公共服务资源最丰富,这成为禅城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的巨大优势。根据统计,目前禅城已吸引了480多名博士落户,如何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把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转型的动力,是禅城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现在禅城做创新驱动最缺少的并不是创新平台,而是人才本身。”秦磊认为,目前禅城大部分博士都是聚集在学校和医院系统里,真正活跃在产业技术前沿的、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的不多。
此外,他认为创新并不一定是“高大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踏实做好一件小事也是创新,“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各大建陶企业的陶瓷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其实使用的还是进口的,放眼全国范围,都没有真正把这个技术做得好的,因此很难把它国产化。我们常常说创新,创新并不是说要迈出多大的步伐,而是把某个关键环节往前推进哪怕一小步即可。”
秦磊认为,单纯的创新平台很难真正接到这个地方的“地气”,禅城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我觉得不妨针对某些行业的集中需求,提炼出创新方向,根据产业创新的需求再去寻找创新方向,或者有团队在进行某个领域的研究,政府可以支持团队在企业搭建一个产学研的创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