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本土博士不如海归? 高校用人应一碗水端平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中国知名高校大多将教授、“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作为自己的招聘重点,或者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而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却很难留下当老师。其实,未必只有博士会念经,土鳖博士并不一定比海归差,甚至比他们还强。分析认为,无论从建设高水平大学还是从留住人才的角度来看,国内大学都应该在人员聘用以及待遇问题上把一碗水端平,真正凭实力说话。
新年一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就将进入高峰期。北京一所211重点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胡松,最近就一直在为留在本校、成为一名讲师而努力,但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今年刚刚30岁的他年龄在博士生里并不算太高,况且上学期间他还曾担任学校的助教和辅导员,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署名论文。无论是学术还是教学,经验都不可谓不丰富。胡松告诉记者,上周导师找到他,委婉地表达了可能无法留校工作的消息,“原因只有一个,我没有‘海归’背景,学校很看重这个。”
记者查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人才招聘信息,发现这些高校大多将教授、“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作为自己的招聘重点。在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青年教师的信息中,不少岗位都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如“清华大学人员招聘系统”中,法学院民法学讲师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2014年教师招聘计划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提出“有国外留学背景优先”。
北京大学一位校领导透露,目前北大招聘理工科类青年教师,基本都要求在海外顶级高校有博士学习经历或者博士后研究经历,就连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生,也很难一毕业就留下当老师,“必须得出去转一圈”。该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不仅是北大,现在不少985、211工程高校都在这么做。”
“这些大学连自己培养的博士生都信不过了,认为只有‘海归’博士会念经。”几位应届博士毕业生对记者感慨,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比海归博士差,足以承担起本科生教学任务,同时了解国内的学术研究背景,更容易取得科研进步。
北大、清华、人大等多所高校的教师中,不少人坦言一些“海归”博士入职后未能表现出他们应有的能力,“至少与他们的论文、毕业学校背景不相符合。”北大一位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是弱化教育教学、强化科学研究的,“海归”博士生的毕业学校和在国外发表的论文都是“加分因素”,“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合理,但科研项目事关职称、经费、资源,所以只能偏向海归经历。”
国内大学对待“土鳖”和“海龟”有着较大的差别。一般招聘中,两个同样年龄、发表科研论文数目和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年轻人申请国内同一所大学的教职,其中有海外留学或科研经历的那位如果能够直接申请到副教授的职位的话,没有海外留学或科研背景的一般只能申请到讲师职位。这样国产博士职位的初始级别就要低一级。两者待遇也相差甚远。
中国博士招聘网有篇文章称,严格地说,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对待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聘用上的不同态度,表现出的是对本土博士的歧视。而这种歧视的根源在于国内大学在评定人才水平问题上的价值观错乱。国内名牌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都希望最优秀的学生能够留下来读书,同时他们又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质生源,承诺给这些年轻人以最优质的教育,期许给他们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然而,当这些学生完成了学业,要应聘这些大学的教职时,中国的大学却又认为这些学生不是最好的,他们的水平一定会比那些出国留学的学生差。说穿了,这是中国高校对自身教育能力和科研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但是最后为之吃亏买单的却往往是学生。 分析认为,其实,无论从建设高水平大学还是从留住人才的角度来看,国内大学都应该对自己培养出的博士给予一定程度的宽容。如果任由本土博士经受来自海归的冲击,在人员聘用以及待遇问题上不能把一碗水端平,让本土博士备受冷漠,其结果必然是优质生源大规模流失,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国产博士学位的贬值导致大学招不到好的学生,招不到好的学生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研究生质量下降导致博士学位进一步贬值……其最终结果便是:优秀的研究生生源不断流向国外,国内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一天天下滑。长此以往,中国知名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也许永远只会是一个梦。
(原标题:谁说本土博士不如海归? 高校用人应一碗水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