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士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西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012年10月18日    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城市管理人才等。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体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效能,各类人才为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素质不断提升。2009年底,全市人才总量为55.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4.1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1.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8万人,高技能人才16.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9.6万人,社会工作人才0.9万人。人才队伍中,45岁以下的达31万人,占总量的54.1%;大专以上学历的达33万人,占总量的57.6%;初、中、高级职称比例为47:40:13,专家队伍规模达到521人,涌现出相当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科技人才。
二、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功效明显提高。2009年底,西安地区高等学校共48所,其中进入国家“985”工程3所,进入国家“211”工程8所;技工院校77所;各类科研机构85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3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2个;博士后流动站87个,博士点494个,硕士点1201个,继续教育、就业培训、大学生见习和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69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和产业基地8个,企业孵化器32个,留学生创业园2个,以“五区一港两基地”为代表的人才高地已见雏形,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三、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党委人才工作机构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原则得到充分体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加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有效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与我市人才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各级各部门陆续出台了涉及人才培养、吸引、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人才工作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符合西安人才发展特点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当前,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应对人才竞争需要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尚不完善,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人才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高层次人才总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尤其是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人才专业结构、产业分布不尽合理,人才工作投入不足,一些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未有效突破等。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
未来十年,是西安发展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遇。党的十七大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总体部署、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将实施一批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人才发展工程,为我市人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机遇。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西安建设“一高地四基地”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为我市拓展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建设西部人才高地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中央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科学发展,对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我市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比较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方针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把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贯穿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全过程,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推动西安科学发展的第一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西安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我市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人才优先。确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根本任务,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做好人才工作,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市各类人才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克服因循守旧、官本位和内陆意识,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构建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的体制机制。
高端引领。培养和引进一批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党政人才,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处于专业领域前沿、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整体开发。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加强人才的培养,关心人才的成长,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和个性化,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第二节  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善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构建起更具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西部人才高地和人才资源强市。
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从2009年末的55.3万增加到89.7万,到2020年增加到134.4万,年均增长率达到8.4%,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20%,能够较好满足西安发展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到2015年和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17.5%和25%,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分别达到120人和169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分别达到27.8%和32%,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人才比例分别达到4:41:55和3.1:40.9:56,人才分布、层次、类型、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三、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人才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对人才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规模效益明显提高,以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人才高地形成规模,拥有一大批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主导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部的人才集聚中心、培训中心和交流中心。
四、人才投入持续增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和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到16.8%和23%,基本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体系。人才社会化服务功能健全,人才开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营造起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特点的,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原则的实现形式及途径取得创新和突破,人才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到2015年和2020年,人才贡献率分别达到33%和40%,每百万GDP需要人才数分别为2.9人和2.5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得到极大激发,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第三节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目标(2010年到2015年):主要是优化人才发展的战略布局,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人才发展的基础建设,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速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初步形成西安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人才效能优势。
第二阶段目标(2016年到2020年):主要是全面落实人才发展的各项任务,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发展环境,建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成为富有国际化大都市特色和持续创新活力的西部人才高地和人才资源强市。
指    标
单  位
2009年
2015年
2020年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55.3
89.7
134.4
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万人
71
120
169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25.2
27.8
32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
%
11.6
17.5
25
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比例
%
11.5
16.8
23
人才贡献率
%
20
33
40
第四节  总体部署
一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是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造就数以万计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科学规范、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保障机制。六是统筹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整合各类院校、研究机构、用人单位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级重点课题、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推进西安创新型城市建设。七是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加强人才、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境)外教育资源培养人才。八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