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一)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获批于2003年5月,主要从事应用于未来光电信息与能源等领域的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旨在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人才、提供源头创新。
(二)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由国家发改委批建于2018年1月,主要开展基于量子点发光显示材料与器件(QLED)的新一代显示与照明技术研究,以构建支撑河南乃至全国光电信息产业(尤其是高效显示与照明产业)的核心技术体系,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8年6月,依托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材料学院,2019年开始纳米材料与技术本科专业招生,2024年更名为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形成“学院、实验室、工程中心”三位一体结构,在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打造高水平科研和教学平台。邹广田院士与江雷院士任名誉院长,王中林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定位为研究型高等学院,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小而精”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精品本科生教育,立足中原、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实验室/中心成立于1986年,1998年组建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先后成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后备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25人,各类高层次人才37人,其中包括中原学者1人,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1人,第三、第四层次特聘教授、黄河学者等校特聘教授29人。研究队伍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
紧密围绕国家和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光电信息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对高效能材料与器件的迫切需求,实验室/中心开展了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构筑、表面界面光电转移特性等基础性研究,发展了纳米光电器件、量子点发光显示以及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在蓝光QLED和一些纳米器件的关键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在Nature, Science, Nat.Nanotechnol, Nat.Photonics, Nat Catal, Joule, Adv.Mater, J.Am.Chem.Soc, Angew.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Adv. Funct.Mater, Nano Energy, ACSNano,Nano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量子点发光显示材料与器件
自驱动纳米传感器件
高效能源材料与技术
纳米光电生物诊疗材料与技术
二、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1. 白 锋 新型自组装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在新能源、光电领域的应用 自组装纳米材料
8. 申怀彬 荧光量子点材料的合成、组装、规模化制备
三、招聘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端正,身心健康。
2.博士学位获得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恪守学术道德,具备优良的科研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潜力。
3.申请人研究方向为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相关学科,尤其是量子点发光显示(QLED)材料与器件、自驱动纳米传感器件、高效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光电生物诊疗材料与技术等方向。
4.具备相应业绩条件,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其他条件和要求。
5.人事关系档案须转入我校,并全职在岗工作。
四、待遇及支持条件
15-30万元/年,酌情配套科研经费(不超过20万元),提供优良的科研和工作环境;符合省市人才政策的,可享受相应人才待遇;享受子女在附属学校(幼儿园、附属小学)入学方面的待遇;优秀者可留校工作。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0371-22687375
邮箱:Yuanban2023@163.com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025年4月14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