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博士招聘网 > 国内博士后招收 > 正文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25年招聘30名应用经济学在站博士后
2025年4月2日    中国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一、岗位信息
招聘部门:经济学院
招聘专业: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在站博士后岗位
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聘用类型:博士后
岗位类别:在站博士后岗位
招聘渠道:校内外公开招聘
二、招聘职位:
招聘人数:30人
联系人:陈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66133340
三、岗位要求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学位要求:博士学位
年龄要求:35岁以下
职称要求:不限
四、流动站简介
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设于2019年10月。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厚实的学术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准。2011年我校该学科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是迄今上海市属高校唯一的应用经济学博士点,也是上海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学(含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统计与数量分析等。旨在培养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事业心和科学献身精神,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背景多元且具有相当国际化程度的研究队伍,共有专、兼职教师102名(含外籍教师),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34人。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有较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五百余名。欢迎有志从事应用经济学科领域研究的博士生报考相关研究方向。全院近五年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重点)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55人。近五年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1项;与兄弟单位合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决策咨询三等奖1项。
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在注重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化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读的留学生人数位居全校专业学院首位,30%以上的博、硕研究生在读期间能够获得长期(3个月至2年)国际交流的机会,国际合作高校50多所。合作伙伴包括: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西部大学等;阿根廷的亚丁商学院、罗萨里奥大学等;法国勃艮第学院、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德国的不莱梅大学等;俄罗斯的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等;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等;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斯普林菲尔德伊利诺伊大学等;日本新泻大学、香川大学等多个国家。目前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在读国际留学研究生200多人,包括博士研究生30多人。
五、合作导师信息
1、殷凤教授,邮箱:yinfeng.sh@163.com电话:021-66138015
研究方向:全球价值链、国际贸易政策体系“双重构”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2.聂永有教授,邮箱:nyy2000@163.com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
3.倪中新教授,邮箱:zhongxinni@shu.edu.cn
研究方向:气候风险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碳金融
4.尹应凯教授,邮箱:yinyk@shu.edu.cn;电话:021-66136500
研究方向:新结构金融学与中国自主理论创新;绿色金融与碳交易;宏观金融与货币政策。
5.欧阳峣教授,邮箱:ouyangyao@shu.edu.cn
研究方向: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亚洲经济共同体建设,包括亚洲经济生产网络、共同市场以及中间品贸易和新雁行形态。
6.董有德教授,邮箱:dongyoude@163.com;办公室电话:021-66133455
研究方向:1.友岸与近岸外包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研究;2.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
7.毛雁冰副教授,邮箱:ybmao@t.shu.edu.cn电话:13651686121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方向)、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
8.张恒龙教授,邮箱:hlzhang@shu.edu.cn、15000152229(微信)
研究方向: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韧性相关问题研究;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
9.胡浩教授,邮箱:huhao@staff.shu.edu.cn电话:021-66135095
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价值链跃迁二元路径选择及协同治理研究》(23YJAZH051)
10.何树全教授,邮箱:anthonyho@shu.edu.cn电话:021-66137010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国际贸易:探索研究人工智能对贸易模式、贸易规则、贸易内容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
11.赫赫教授,邮箱:hehe1982428@shu.edu.cn
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变革,及新质生产力环境下提升经济数据精准度与宏观调控能力的紧急需求。
12.陈秋玲教授,邮箱:qiuling1206@126.com
研究方向: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耦合机制研究项目: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探究三链要素耦合和系统耦合的传导机制、协同机制和动力机制。
13.李平教授,邮箱:lipingsdut@163.com
研究方向:制度型开放、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14.吕康娟教授,邮箱:lvkangjuan@shu.edu.cn电话:021-69980016
研究项目: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丽中国目标下多元协同生态治理路径研究》,展开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六、岗位职责
依据《上海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
1、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全面参与课题组相关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的开展,并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2、独立进行博士后相关科研项目的申报、执行和验收结题工作;
3、与合作教授共同承担重要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1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传 真:0839-5253278
未经 中国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