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博士招聘网 > 国内博士后招收 > 正文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23年诚聘博士后
2023年9月22日    中国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学校现已发展成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现有流动站15个,在2020年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综合评估中,我校被评估的13个流动站有6个获评优秀,7个获评良好,优良率100%,优秀率位全国高校前列。

二、学院简介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以下简称“基础院”)成立于2014年6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而特别筹建的“学术特区”。由中国科学院郭光灿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国家领军人才王志明教授担任院长。
基础院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前沿学术高地为目标,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高层次人才,聚焦量子信息、集成光子、新材料、碳中和、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六大研究方向,全面引电子科技大学基础研究,成为高端学术成果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发源地。

基础院坚持“四个面向”,探索前沿交叉融合,先后成立量子信息、集成光子、新材料、碳中和、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六大研究中心,组建了30余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建成国家级平台1个、省部级平台2个。学院充分重视原创性科学研究,积极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立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3项(千万以上国家重大项目3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2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项。
学院官网:https://www.iffs.uestc.edu.cn/
三、博士后招聘方向
量子信息研究中心:量子通信、量子软件、量子器件、量子精密测量等
集成光子研究中心:等离激元光子学、纳米光学、光学计算、集成光子学等
碳中和研究中心:胶体与界面、动态软材料、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
新材料研究中心:电化学、清洁能源、环境与能源材料、纳米催化与传感、能源化学等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粒计算、生物信息学、复杂网络、信息物理、数值计算等
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基因表达调控、肿瘤可视化、病例机制等
四、进站基本条件
1.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岗位特殊需要者可适当放宽;
3.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在站期间待遇
1.基础薪酬:由学校和团队共同提供
资助标准一般为22-30万元/年;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提供30-40万元/年。如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国家“引进计划”不低于40万元/年(均为税前,不包括单位缴纳五险一金部分)
2.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免租金);
3.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政策,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择校政策;
4.在站期间可以申请职称评审(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5.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
6.优秀者可聘任为学校教师(如可申请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并享受相关福利和待遇;学院每年招聘“专职科研岗位”)留校工作。
六、各团队招聘情况及联系方式
序号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1
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团队
郭光灿
1、微纳加工技术
2、物理学
4、光学
5、凝聚态物理
6、光学工程
7、电子科学与技术
8、集成光学
周强:betterchou@outlook.com
2
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团队
郭光灿
1、量子光学;
2、光力传感;
3、纳光机电系统;
4、微波光波相干转换
邓光伟:gwdeng@uestc.edu.cn
3
交叉学科材料与器件研究(IMD)团队
王志明
1、锂/钠/钾离子电池;
2、锂/钠硫电池;
3、柔性能源材料与器件;
4、钠/钾混合离子电容器、超级电容器;
5、单光子源
6、光电探测器
7、光电转化机制
8、光电芯片集成技术
zhmwang@uestc.edu.cn
4
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中心
董帆
1、电催化
2、光催化
3、气体传感系统
4、机器学习
dongfan@uestc.edu.cn
5
材料表面科学研究中心(CMSS)
邓旭
1、表界面相关的化学、物理基础研究
2、功能界面材料在表面防污、防覆冰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6
先进纳米器件研究团队
王曾晖,夏娟
1、凝聚态物理,低维材料光谱学,高压实验
2、微纳米传感器、微纳米机电系统MEMS/NEMS
3、二维材料、纳米器件、纳米材料
7
软物质与微生物技术实验室
赵坤
1、生物医学工程
2、软物质物理
3、微流控
kzhao@uestc.edu.cn
8
生物信息研究团队
邹权
生物信息学相关方向
zouquan@uestc.edu.cn
9
分子电化学团队
崔春华,刘鸿飞
1、分子/原子尺度催化剂
2、原位电化学谱
10
动态软物质实验室
崔家喜
1、功能聚合物材料;
2、交联聚合物材料;
3、特种功能涂层材料;
4、软物质液晶自组装
Jiaxi.Cui@uestc.edu.cn
11
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
李严波
1、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可见光响应光电催化材料、OER催化剂、原子层沉积技术
2、半导体缺陷物理、半导体光谱学、光致发光
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量子点、宽禁带紫外光电探测器
12
光电探测与传感研究团队
巫江
1、III-V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外延生长理论和外延工艺;
2、III-V半导体激光器设计、制造与测试(VCSEL/PCSEL/DFB);
3、微纳光子结构设计与制造;
4、InAsSb/InSb薄膜红外探测器、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设计、测试与制备;
5、集成化光电传感芯片/系统技术方案设计(ASIC设计)、工艺制程、算法与测试;
6、MEMS传感器和声学器件设计与应用
jiangwu@uestc.edu.cn
13
材料计算与设计实验室
张妍宁
1、过渡金属氧/硫化物的调控与性能
2、单原子/分子与金属表面间的相互作用
3、二维多铁/铁电材料及其性能调控
光电材料
14
量子计算与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王晓霆
量子计算
xiaoting@uestc.edu.cn
15
量子信息技术团队
AbolfazlBayat
1、量子模拟
2、量子传感
abolfazl.bayat@uestc.edu.cn
16
生物信息学团队
邹权
生物信息学
17
纳米催化与传感团队
孙旭平
1、电催化及光电催化
2、电化学储能
3、环境电化学
4、电化学分析
xpsun@uestc.edu.cn
18
复杂系统与社会计算研究中心
吕琳媛
1、复杂网络
2、统计物理
3、脑神经网络
4、新信息经济
babyann519@hotmail.com
19
信息融合及智能系统实验室
邓勇
1、不确定信息建模和处理
2、量子计算和量子决策
dengentropy@uestc.edu.cn
20
单分子生物团队
樊军
1、DNA修复;
2、相分离与转录调控;
3、解旋酶作用机制;
4、肿瘤分子标志物可视化。
21
电化学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
王斌
基于功能材料的电化学和传感及其柔性器件的应用
binwang@uestc.edu.cn
22
计算数学研究团队
周冠宇
1、微分方程数值解;
2、偏微分方程理论;
zhoug@uestc.edu.cn
23
晶态功能分子材料团队
郭富盛
1、分子磁体;
2、稀土;
3、有机金属化学;
4、配位超分子化学。
guofush@hotmail.com
24
薄膜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团队
白赛
1、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
2、量子点材料
3、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
4、太阳能电池
5、发光二极管
6、薄膜晶体管
7、X射线探测器
sai.bai@uestc.edu.cn
25
单晶碳材料与光电器件团队
黄明
1、品质多层石墨烯的可控制备(晶界、层数、堆垛方式、扭转角度、掺杂等)
2、石墨烯生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石墨烯高性能电子或光电器件构筑及物性表征
4、石墨烯基能源及催化材料(光/电催化CO2还原)
huangming@uestc.edu.cn
26
数基生命与智能健康实验室
毛晓伟
1、分子生物学
2、医学
3、生物信息学
4、基因组学
5、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xiaowei.mao@uestc.edu.cn
27
能源转化与存储研究中心
岳秦
1、多孔纳米材料组装合成及在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
2、锂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3、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电化学合成氨
qinyue@uestc.edu.cn
27
先进电化学技术团队
晋兆宇
1、电化学;
2、分析化学;
3、电催化
zjin@uestc.edu.cn
29
智慧能源化学实验室
彭翃杰
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电池机器学习
hjpeng@uestc.edu.cn
30
智慧能源化学实验室
刘芯言
机器学习、能源化学、计算催化
xinyanl@uestc.edu.cn
31
薄膜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团队
何文科
1、热电材料;
2、二维材料;
3、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
4、晶体制备生长。
hewenke@uestc.edu.cn
32
纳米化学与自组装实验室
UdayabhaskararaoThumu
Materailscienceandengineering
uday@uestc.edu.cn
33
纳米力学实验室
MohammadMehdiRashidi
1.HeatandMassTranfer-FluidMechanics
2.传热传质-流体力学
mm_rashidi@yahoo.com
34
新能源器件研究室
张永起
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能源储存与转化器件中的应用展开
35
低维半导体能源光电器件团队
童鑫
1、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2、量子点光电探测器;
3、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4、量子点太阳能聚光器。
36
BobbyTanKokChuantuan研究团队
BobbyTanKokChuantuan
1.量子信息,
2.量子精密测量,
3.量子光学,
4.量子算法
bbtankc@gmal.com
37
新型发光材料与应用
林克斌
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物理,光物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及其发光二极管(LEDs)、太阳能电池、闪烁体、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与应用,柔性光电子器件,有机和金属或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等
linkebin@uestc.edu.cn
38
交叉学科材料与器件研究(IMD)团队
潘亮
1、柔性光电子;
2、运动健康监测;
panliang@uestc.edu.cn
七、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老师
邮箱:ningjingx@uestc.edu.cn
有意者可将简历投递至各团队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博士招聘网,并且抄送至邮箱:ningjingx@uestc.edu.cn。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1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传 真:0839-5253278
未经 中国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