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聘教师公告信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早在建国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 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4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吧
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秉承“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已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拥有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等多学科,办学特色突出,办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现设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22个院系、116个本科与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目前,在册学生4.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3.3万余人。
辽宁工大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习生活环境幽雅。学校建有阜新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占地4240亩,其中阜新校区占地1900亩、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鳞次栉比,校舍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一万二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90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学校编辑出版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CSTA 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辽宁工大高举地矿特色旗帜,走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传统学科,也拥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建有矿业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开采与安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9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已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辽宁工大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加强中青年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4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 100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授900余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高校教学名师奖;一批教师分别被确定为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各类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
辽宁工大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以培养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正在着力构建和实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追求贴近市场的质量、有发展后劲的质量和有社会责任感的质量。2006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校先后有60余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广大毕业生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学校教务处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先后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进入全国50强。
辽宁工大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不仅立足为煤炭工业服务,而且不断加大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宽服务领域。学校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技术联盟,建有液压传动与控制、采矿与矿物开发利用、矿山灾害治理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 ”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3500余项,24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2008年、2010年先后有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科技经费达1.55亿元,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技术与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煤炭自燃火灾防治、矿区开采沉陷治理、“三下”采煤、地质动力区划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连续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三次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先后举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二届大会、现代采矿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等5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知名度。
辽宁工大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越南、德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非比陀利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聘请了一大批外籍教师和专家为学生上课,建立了可同时培养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门类培养体系,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数十项科研课题。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越南矿业学院共同开办了“1 4”、“3 1”、“3 2”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
辽宁工大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作为辽宁省属唯一一所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学校作为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创造性构建实施了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机整合的素质拓展学分化新模式——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模式,素质拓展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以“一节”、“两月”、“三类讲座”、“四项工程” 和“十五项赛事”为框架的校级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和富有专业特色的院系级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及辽宁省举办的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有600余项作品获奖。学校荣获了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辽宁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多项称号。我校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第三届全国高校十佳学生标兵社团”,这是辽宁高校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社团。我校学生代表昝莹莹作为三名学生代表之一,代表除北京、上海之外其它高校,在全国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校团委连续两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是辽宁唯一两次获得该称号的高校。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辽宁工大以其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多次被辽宁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优良学风校”荣誉称号。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向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遍布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和著名专家、学者,从我校走出了四位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2010年全国煤炭企业前7名中,有5个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是我校的毕业生。
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辽宁工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豪迈的情怀、创新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学校建成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社会贡献大、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博士后流动站(3个):矿业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l 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l 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山环境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液体力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矿山计算机应用与空间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工程与项目管理、产业与资源配置管理、科技与教育管理、系统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岩土工程、地质工程 l 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 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l 二级学科硕士点(52个,一级硕士点所含二级点略):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计算机应用技术、地质工程、产业经济学、应用数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l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安全技术及工程 l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l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 测绘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 l 辽宁省重点学科(9个): 一级学科: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工程力学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引进范围及待遇
一、 引进人才的范围 1.第一层次:两院院士。 2.第二层次: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及与以上水平相当学者。 3.第三层次: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省部级特聘教授;②近 5 年主持项目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人员;③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④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⑤与以上水平相当人才。 4.第四层次: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②在境外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且科研成果突出的人才;③学科急需且科研成果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5.第五层次: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主持省部级重点项目的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②学科急需且科研成果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③科研成果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出站博士后。 6.第六层次: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博士(本、硕、博均为全日制学历)。 7.第七层次:年龄在28周岁以下,我校急需特殊专业,本、硕均毕业于“211”院校优势专业或中科院的硕士。 二、引进人才的待遇 (一)第一层次 1.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特设岗位津贴100万/年; 2.一次性无偿提供230 M2左右住宅一套; 3.根据需要可带学术团队来校工作; 4.根据需要提供学科建设配套设施; (二)第二层次 1.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特设岗位津贴50万元/年; 2.一次性无偿提供230 M2左右住宅一套; 3.根据需要可带学术团队来校工作; 4.根据需要提供学科建设配套设施; 5.配偶可调入学校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三)第三层次 1.无教授职务者聘任教授职务; 2.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特设岗位津贴10万元/年,五年后按实际聘任岗位执行; 3.提供140 M2—230 M2住宅一套,其中140 M2一次性无偿提供,超出面积按成本价购买; 4.根据需要可带2-3名学术骨干人才来校工作; 5.根据需要提供学科建设配套设施,并可根据引进人才实际情况组建校级科研院(所)或校院两级管理的科研院(所); 6.配偶可调入学校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四)第四层次 1.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特设岗位津贴5万元/年,五年后按实际聘任岗位执行; 2.提供120 M2—230 M2住宅一套,其中120 M2一次性无偿提供,超出面积按成本价购买; 3.根据需要提供学科建设配套设施; 4.根据上级政策,积极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 (五)第五层次 1.无副教授职务者聘任副教授职务; 2.提供科研启动费9万元,分三年资助; 3.提供90M2—230 M2住宅一套,其中90M2一次性无偿提供,超出面积按成本价购买; 4.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配偶,可调入学校工作;非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的配偶,实行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参照学校同岗位正式职工;学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六)第六层次 1.提供科研启动费6万元,分三年资助; 2.提供90M2—175 M2住宅一套,其中90M2一次性无偿提供,超出面积按成本价购买; 3.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配偶,可调入学校工作;非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的配偶,实行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参照学校同岗位正式职工;学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七)第七层次 无试用期。 二、 联系人:孙晓非(13841813933) 施 伟(13904985967) 电 话:0418-3350157,0418-3350164 传 真:0418-3350818 招聘邮箱:lngdzp@sohu.com 阜新校区地址: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邮编123000) 葫芦岛校区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大街188号(邮编125105)
学校网址:www.lntu.edu.cn
院 系 |
需求专业及方向 |
学历、职称要求 |
岗 位 |
需求人数 |
备 注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采矿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3 |
|
地质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矿物加工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安全工程学院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阜新、葫芦岛 |
安全监控检测系统相关专业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葫芦岛校区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测绘工程学院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土地资源管理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葫芦岛校区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电机与电器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葫芦岛校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3 |
葫芦岛校区 |
工程管理 |
博士或硕士 |
教学、科研 |
1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博士或硕士 |
教学、科研 |
1 |
机械工程学院 |
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机械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力学与工程学院 |
力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法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公共管理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学 |
博士或硕士 |
教学、科研 |
5 |
|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
博士或硕士 |
教学、科研 |
2 |
|
结构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市政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理学院 |
数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阜新、葫芦岛 |
物理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软件学院 |
招聘计划
博士 |
教学、科研 |
3 |
葫芦岛校区 |
思想政治教研部 |
中国近现代史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哲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岩土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交通运输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3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
营销学院 |
市场营销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葫芦岛校区 |
电子商务或相近专业 |
博士 |
教学、科研 |
2 |
统计学或应用数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商务英语 |
博士 |
教学、科研 |
1 |
请应聘人员以纸面或E-mail的方式提供应聘材料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人事处。应聘材料包括: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情况、科研情况及其他。 如有其他疑问可咨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人事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