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简称工作站)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殊荣。这个工作站建站至今,已吸引了来自中国、古巴、孟加拉和印度的17名博士(其中有6位外国博士),成为广西目前唯一有外国博士进站工作和研究的博士后工作站。这些外国博士如何在异乡放飞他们的科学梦想?他们为广西的农作物添加了哪些新鲜的“洋元素”呢?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洋博士,听他们讲述难解的广西情缘。
温情招贤 引来“凤凰”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乡村沃野田园的恬静雅趣,更可以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里潜心探寻科学的至真至善境界,自由放飞心中至爱至美的科学梦想。宜人的生活环境,足以让您的思维时刻处于最活跃状态;宽松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领导作风,总是让您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日益改善的研究条件和日趋活跃的学术氛围,能提供充分的机会让您的研究抢占学科制高点……”2005年,工作站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温情的招聘启事,向全世界纳贤,几位大洋彼岸的“洋凤凰”闻讯后开始跃跃欲试了。
来自孟加拉国的甘蔗博士博克迪尔,曾于2004年应邀参加由广西农科院承办的“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惊喜地发现广西不仅是产糖大省,在甘蔗的科研方面还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大有作为。当他得知广西农科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向全球纳贤,便毛遂自荐。2007年,博克迪尔如愿来到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工作,承担“硅肥对甘蔗生产的影响”科研课题。
博克迪尔是在日本获得的博士学位,他的同学大多选择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博士后工作站,他们对博克迪尔选择到中国广西非常不解,认为这里一来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无法开展高端的科研;二来,发展中国家科研水平落后,没啥可学的。但随着博克迪尔科研的如鱼得水,同学们渐渐由疑惑转为了羡慕。博克迪尔对自己当初的抉择颇为得意:“在发达国家,要使用一些高端的科研设备,有时得提前两周申请,排好久的队都用不上。但在广西,只要需要可以随时使用,大大缩短了科研的时间。”
接着,印度博士大尔威和库玛也来到工作站,分别开展“杂交木豆在中国的新生境研究”和“利用分子标记筛选耐盐/旱甘蔗品种”的研究。
潜心研究 填补空白
与广西农作物传统的研究相比,洋博士的研究大多另辟蹊径,不仅填补广西研究的空白,还给广西农业发展带来不少新鲜的灵感。
中国科研人员很少涉足硅肥研究,而博克迪尔的专长研究便是硅肥。他告诉记者,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南非的毛里求斯,硅肥已作为常规的肥料来应用,水稻和甘蔗吸收硅肥的能力比其他作物强,能够提高15%~60%的产量,而且施一次肥能保持2~3年。
博克迪尔利用两年的时间,分析了从广西来宾、柳州和河池三市共6个县蔗区收集的29份土壤样本,发现多数蔗区土壤处于低肥状态。他研究发现,使用硅肥可以保证在土壤肥力不退化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甘蔗产量,增加含糖量,同时还能提高甘蔗抗冷和抗旱的能力。专家们认为,他的研究结果为广西第一大经济作物甘蔗的栽培和营养生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籽粒可以食用,叶子可作优良饲料,枝茎可以做碳薪木材……全身是宝的木豆遍布印度,在广西却是个“年轻”的农作物,引进才十年。大尔威的研究是在广西选育一些适于在山区种植,且营养价值可以作为饲料的当地木豆品种,以保持水土。为了观察各种早、中、晚熟品种在广西的生长情况。大尔威经常要到田间取样,成了下田最多的洋博士,和不少农民成了朋友。 另一位来自古巴的进站博士后阿联斯比亚在站工作期间,把世界最先进的“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技术留了下来。这项技术可以将目前使用的植物组培效率提高20~40倍。 结缘广西 情迷中国
罗梁天,是大尔威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不仅仅是个名字。
大尔威今年31岁,是个活跃的青年人。他一来到广西,便积极参与农科院中国同事的周末娱乐活动,一起烧烤、包饺子、唱卡拉OK。如今,他的普通话可以和广西农民无障碍地交流。
对中国的节日,大尔威特别感兴趣,于是逢年过节,同事罗瑞鸿便把他带回融水家中一起过节。融水浓郁的民风民俗把他深深吸引了。他把罗瑞鸿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入乡随俗,以罗为姓,取了个中文名字。
同样来自印度的库玛是位素食者。来广西之前,他有些忐忑不安,担心广西的蔬菜品种不够丰富,让他吃不惯。一到广西,他就赶到超市对蔬菜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广西的蔬菜种类和印度一样丰富,他才安了心。接着,他举家搬到了广西,小儿子就在广西农科院的幼儿园里读书,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如今,库玛渐渐爱上了广西的烹饪。他告诉记者,他发现中餐烹调蔬菜少油、少盐、少调料,煮的时间也不长,不仅保存了蔬菜的营养,而且也美味可口。他和妻子已经慢慢学着做中国菜。
2010年,库玛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了,但他仍对广西恋恋不舍,又带着新的科研课题回来,成了博士后工作站的“回头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