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本月17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消息,出生于1979年的李海峰就任副校长,同时公布了李海峰的履历。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觉得惊讶,提出了一些质疑。(11月30日《山东商报》) 比起17岁就获封骠骑将军、让匈奴人闻名就肝胆欲裂的汉朝大将霍去病,比起16岁在雁门关外计退突厥可汗十万大军的唐王李世民,比起30岁当上师长的叶挺将军来说,31岁当上大学副校长,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能说,李海峰的人生开局不错,男儿三十而立,他立住了而已。 可网友们为何还对这位清华博士的经历抱住不放,非要疑其为“李刚的双生子”呢?说到底,这都是信息不公开惹的祸。因为按照正常的经验,一个博士不会在27岁就获封比教授还难评选的教授级高工。此外,快速的升迁和从未参与过教学工作就当校长,也让不少网友质疑。 从李海峰的简历来看,他可能学历是真的,但是经历是假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一:就如网友们猜测的那样,李海峰背后有大树,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所以依靠家庭的余荫升官发财;其二,不排除李海峰能力超群、才华卓越,是一个可造之材。但是要不拘一格提拔他,却面临着各种行政上的条条框框,不得已有人出面对其经历造假。 可不管情况属于哪一种,都需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出面澄清。公众需要一个明晰、澄明的真相。如果真是浑水摸鱼的官二代,就要处罚相关责任人,还公众一个公平正义的真相;如果是年轻官员提拔遭遇了沉冗的制度壁垒,迫使当事人或者领导习惯性造假,就要反思制度之殇,尽快整合各方意见、不拘一格提拔、任用人才,使年轻人能够尽早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其实,既往层出不穷的官二代越级提拔事件,也加重了公众对年轻官员的重重疑虑。前不久,山东新泰5个80后干部集体获提拔为“副局级”干部,执掌新泰审计局、司法局、国资办等重要部门。随后,通过网友的调查发现,他们均是具有响当当家庭背景的“官二代”。 这种事经历多了,那些本身能力卓越的人可能就会受到株连。所以,现在每听到一个年轻干部获得大幅度提拔,人们都会产生习惯性反弹,“此人是官二代”,一定要人肉他爸、他姥爷、甚至他大舅、他二舅……这样下去,只会伤害公众对公平正义的信任度。 对年轻官员经历的质疑,说到底,还是对公平正义的焦虑与不信任。也许这样做的确涉嫌污蔑某些青年才俊,但应该看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在于网友的非理性,而实质根源还是在于公权力自身的无所监督。人们在乎的是干部选拔是否符合程序正义,是否公开透明。 应该看到,在每一次质疑背后,都裹挟着公众对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期望。组织部门要勇于承认问题面对问题,制定公开、公正的干部选拔制度——在做到人尽其才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威信。这才是打消公众质疑最好的“救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