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博士招聘网 > 特聘教授/高层次人才招聘 > 正文
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2025年1月24日    中国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新路子。站在新起点,学校锚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目标,转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数字财经大学和服务江西标杆大学,正式开启新的百年征程。
学校共有教职工2313人,专任教师1441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5人;具有博士学位904人;博士生导师199人;硕士生导师953人。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江西省“双千计划”3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员16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学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学共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培育)、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联合)1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级重点智库1个。
二、招聘基本条件
引进人员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制度。
三、招聘人员类别及条件
将引进的教学科研人员区分为高端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具体业绩标准及引进待遇如下。
(一)高端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突出教研业绩成果的高端人才,分为高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二)拔尖人才
1.拔尖一类
(1)博士所学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业绩条件
2.拔尖二类
(1)博士所学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业绩条件。
(三)骨干人才
1.骨干一类:
(1)博士所学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业绩条件。
2.骨干二类:
(1)博士所学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重点培育学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业绩条件。
3.骨干三类:
(1)博士所学专业不在学校学科建设急需专业之列的其他专业。
(2)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需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及科研潜力。
四、引进待遇
(一)学校政策
2025年学校人才引进待遇(万元)

人才类型
科研启动金
安家费
住房补贴
年薪
高端人才
一人一议
拔尖一类
20
12
50
一人一议
拔尖二类
15
10
40
30万起
骨干一类
12
8
35
-
骨干二类
10
5
30
-
骨干三类
5
5
10

相关说明:
1.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主要引进达到骨干一类以上业绩标准的人才。其他未在上述人才类别之列的业绩特别突出者,经学校审批认定后,可参照相应人才类别引进。应届毕业生引进待遇原则上不超过拔尖二类。
2.骨干人才按学校审核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享受校内同类人员薪资。高端、拔尖人才原则上为年薪制人才,对应有聘期考核任务。
(二)南昌市政策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南昌市人才政策:对首次来昌缴纳社保的全日制博士给予每人生活补贴10万元。
(三)江西省政策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江西省人才支持政策:
符合引培生条件者,给予每人12万元专项奖励补助;可申报省级10万元“引培生科研项目”。
推荐申报江西省人才项目,入选可享受相应科研经费资助和生活补贴。
五、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进人计划表

序号
单位
引进专业
人数
1
经济学院
①政治经济学(交叉专业: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②数量经济学(交叉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应用数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③国民经济学(交叉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应用数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3
2
数字经济学院
①经济统计学
②数量经济学
③管理科学与工程
④经济学
⑤管理学
⑥统计学
⑦产业经济学
⑧区域经济学
⑨计算数学
⑩农业经济管理
⑪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⑫土地资源管理
8
(含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院2人)
3
财政税务学院
①经济学
②财政学
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应用方向)
4
4
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
②管理科学与工程
③金融科技
6
5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①国际贸易学
②产业经济学
③世界经济
④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方向)
⑤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⑥国际商务
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方向)
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方向)
⑨统计学(学科交叉,大数据分析)
3
6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①经济学
②统计学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应用数学
⑤数量经济学
⑥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7
工商管理学院
①管理科学与工程
②工商管理
4
8
会计学院
①会计学
②财务管理
③金融学
④管理科学与工程
⑤西方经济学
⑥统计学
⑦审计学
5
9
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
①数学
②数量经济学
③数理经济学
④管理科学与工程
⑤信息资源管理
⑥图书情报学
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10
公共管理学院
①公共管理
②社会学
3
11
法学院
①国际法
②宪法与行政法学
③经济法学
3
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思想政治教育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政治学
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⑥中国近现代史
6
13
社会与人文学院
①社会工作(以生态社会工作/环境社会工作或医务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为研究重点者优先)
②社会学(以人口学、环境社会学、健康社会学、现代化理论为研究重点者优先)
③环境科学(以人口与环境、环境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史为研究重点者优先)
④新闻传播学(含新闻学和传播学)
4
(含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1人)
14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②软件工程
③电子科学与技术
④信息与通信工程
⑤控制科学与工程
⑥安全科学与工程
⑦公安技术
⑧网络空间安全
10
15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①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②软件工程技术
③软件工程服务
④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⑥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
⑦电路与系统
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⑨通信与信息系统
⑩信号与信息处理
⑪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
⑫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
16
虚拟现实(VR)
现代产业学院
①软件工程
②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③设计学类(含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
2
17
设计与艺术学院
①数字媒体艺术
②数字媒体技术
③动画
1
18
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
①统计学
②软件工程
③地理学
④地球物理学
2
19
区域国别研究院
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政治
4

六、报名程序
(一)报名须提供的材料(均要求为电子材料):
1.个人简历(含应聘者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各类奖励或荣誉等);
2.相关资质材料PDF格式扫描件(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身份证或护照、职业资格证书、有关奖励或荣誉证书等。海归博士应额外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
3.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包括重要学术论文及收录情况、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和科研成果获奖证书扫描件等);
4.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两名同专业领域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其中之一为导师推荐信(面试时须提供原件);
5.近三年毕业的博士须提供博士就读期间的成绩单及在读期间现实表现材料的扫描件。
(二)简历投递:凡有意应聘者,可登录学校官方网站链接:http://www.jxufe.edu.cn/ ,选择人才招聘栏目,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报名,各用人单位将在系统内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结果。如三日内未审核,请联系各用人单位引才联系人(具体联系方式见附件)。
(三)符合我校招聘要求的人员,经学校组织考核、心理测评、体检、考察,公示无异议后,办理纳入编制备案制手续(政审贯穿人才引进全过程),并签署合同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91-83816614
报名邮箱:jxcdrczp@163.com
联系人:徐老师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编:330013
八、江西财经大学2025年师资博士后招收计划

序号
单位
引进专业
人数
1
经济学院
①政治经济学(交叉专业: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②数量经济学(交叉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应用数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③国民经济学(交叉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应用数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2
2
数字经济学院
①经济统计学
②数量经济学
③管理科学与工程
④经济学
⑤管理学
⑥统计学
⑦产业经济学
⑧区域经济学
⑨计算数学
⑩农业经济管理
⑪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⑫土地资源管理
2
3
财政税务学院
①经济学
②财政学
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应用方向)
1
4
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
②管理科学与工程
③金融科技
1
5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①国际贸易学
②产业经济学
③世界经济
④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方向)
⑤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⑥国际商务
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方向)
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方向)
⑨统计学(学科交叉,大数据分析)
1
6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①经济学
②统计学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应用数学
⑤数量经济学
⑥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7
工商管理学院
①管理科学与工程
②工商管理
2
8
会计学院
①会计学
②财务管理
③金融学
④管理科学与工程
⑤西方经济学
⑥统计学
⑦审计学
1
9
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
①数学
②数量经济学
③数理经济学
④管理科学与工程
⑤信息资源管理
⑥图书情报学
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10
公共管理学院
①公共管理
②社会学
1
11
法学院
①国际法
②宪法与行政法学
③经济法学
2
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思想政治教育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政治学
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⑥中国近现代史
2
13
社会与人文学院
①社会工作(以生态社会工作/环境社会工作或医务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为研究重点者优先)
②社会学(以人口学、环境社会学、健康社会学、现代化理论为研究重点者优先)
③环境科学(以人口与环境、环境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史为研究重点者优先)
④新闻传播学(含新闻学和传播学)
1
14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②软件工程
③电子科学与技术
④信息与通信工程
⑤控制科学与工程
⑥安全科学与工程
⑦公安技术
⑧网络空间安全
1
15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①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②软件工程技术
③软件工程服务
④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⑥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
⑦电路与系统
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⑨通信与信息系统
⑩信号与信息处理
⑪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
⑫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
16
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
①统计学
②软件工程
③地理学
④地球物理学
2

申请博士后进站人员可登录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后网站http://bogb.jxufe.edu.cn/ 查看具体要求及申请程序。
咨询电话:0791-83816028
报名邮箱:1342965605@qq.com
联系人:博士后科创中心刘老师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开区双港东大街169号江西财经大学北综合楼601室
邮编:330013
附件:各引才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单位
引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经济学院
郭老师
余院长
13970068982
41331343@qq.com
13672230320
数字经济学院
赵老师
王院长
13077986892
275960556@qq.com
13576266610
财政税务学院
李老师
舒院长
13576147035
280050895@qq.com
13767450708
金融学院
刘老师
杜院长
13979164904
1159189521@qq.com
18279149850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王老师
邓院长
13667086671
576701629@qq.com
13732947069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顾老师
张院长
13970039255
185402285@qq.com
15083540112
工商管理学院
许老师
胡院长
13970029318
gsxy@jxufe.edu.cn
13576125141
会计学院
闵老师
周院长
13870849741
815938768@qq.com
13517093636
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
肖院长
13970840123
xiaoquan@foxmail.com
公共管理学院
方老师
张院长
13507910074
387809443@qq.com
13870805367
法学院
肖老师
李院长
15070000098
651696229@qq.com
139070912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付老师
刘院长
19979917730
1152156836@qq.com
13177868196
社会与人文学院
胡老师
陈院长
13907097483
381450655@qq.com
15979001810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左老师
刘院长
19168252397
kenny0410@126.com
15970611077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李老师
尧院长
18970895369
342014562@qq.com
13576077556
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
曾老师
万院长
17807035378
1760059694@qq.com
761780598@qq.com
设计与艺术学院
张老师
李院长
13870805230
1200401701@jxufe.edu.cn
15070890323
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
叶老师
刘主任
15070891318
1007900956@qq.com
15870628582
区域国别研究院
涂院长
18970048551
tuniangen@126.com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1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传 真:0839-5253278
未经 中国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