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学校历史悠久,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合并而成。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2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8个。
四川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引领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集聚地。我们诚邀您的加盟,为您搭建优质的学术平台,营造优越的科研环境,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共同推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助您施展才华、实现学术理想!
二、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历史悠久,源于1944年的四川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设有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在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分别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授权点,包含15个博士点和15个硕士点。学院学科建设先后经历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代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与985工程“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2017年四川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行列,学院牵头的“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学科(群)列入四川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
学院现有教职工227人,包括正高级职称75人,副高级职称89人,博士生导师7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基金入选者6人,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6人。
学院有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2个部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基地。70余年来,学院面向国家水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等项目1000余项,参与了我国200m以上所有高坝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贡献了川大力量。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5亿元。
三、招聘专业
水利工程及相关学科方向、岩土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方向。
四、招聘岗位及待遇
1.顶尖人才
岗位条件:在学科最前沿、具有赶超和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包括综合性和学科型国际公认顶级大奖获得者,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等。
待遇:讲席教授岗位、教育事业编制,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2.领军人才
岗位条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具有带领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的领军人才,或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重要贡献的领军人才,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教授、副教授,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或世界著名企业研发部门首席科学家或核心骨干等。
待遇:海纳特聘教授岗位、教育事业编制,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3.国家级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岗位条件: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助理教授,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或世界著名企业研发部门研究骨干或其他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等。
待遇:海纳青年学者岗位、教育事业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学院在学校待遇基础上配套额外科研经费和安家补贴,在实验设备、办公用房和研究生指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4.海外青年人才
(一)海外青年人才
岗位条件: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潜力。
待遇:特聘序列岗位,薪酬待遇按照学校文件执行,特别优秀者,可适当上浮。
(二)博士后
岗位条件: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经历和教育背景,符合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和工作能力。
待遇:学校年薪叠加省市资助年收入可达42万元。积极支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新计划”等。
5.双百人才
(一)双百人才工程A计划
岗位条件:年龄一般不超过42周岁,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二)双百人才工程B计划
岗位条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海外引进可适当放宽),具有卓越的科研攻坚和技术创新潜力,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青年杰出人才。
五、联系方式
将个人简历发送至以下邮箱,简历命名方式请为“姓名-学科方向-博士毕业学校。
学院联系人:叶老师
电话:86-28-85405604
邮箱:yefz@sc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