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山东省政府直属管理的综合性大学,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产教融合"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
二、学院简介
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拥有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外包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5个本科专业(方向)和电气自动化技术1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748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21人,山东省属高校优青1人,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2人,全国高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一等奖2人,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山东省创新业教育导师1人。学院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临沂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青创科技计划"科研团队各1个。近五年,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2项,授权专利69项,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其中SCI、EI收录85篇,获省市各类奖励13项。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培育专业,还与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开展了"2+2"学士学位人才培养合作。近几年,学院获批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校级创新创业示范项目53项。学院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近五年在全国数学建模、自动化、电子设计、智能车及机器人等专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60余项,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创业"三大教育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考研率稳定在25%以上,高质量就业率连续五年位列全校前三位。
三、学院特色
近年来,学院正在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向着"行业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办学目标奋力拼搏。
1、学科特色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学校"十三五"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控制与动力学,机器人与无人机系统等主干学科方向。
2、平台特色
学院拥有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复杂系统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临沂市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临沂市智慧物流重点实验室等特色研究平台。2017年12月,由我院牵头申请的"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物流系统智能优化与控制学组"被批准成立。
3、团队特色
学院科研团队是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院结构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群体,现有成员1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山东省省属高校优青1人、山东省学术创新奖获得者2人、临沂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形成了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与多智能体系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4、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学术交流,主办、承办和协办多场学术会议。特别是,承办了第二届中国科学控制科学热点问题研讨会,邀请了该研究领域5位院士,9位IEEEFellow,16位长江学者,20位国家杰青,以及专家学者共计一百六十余人参加。学院鼓励和支持国际合作交流,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和国家留基委公派访问项目5项,外派教师国外进修5人。
四、招聘计划
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招聘计划 |
序号 |
岗位等级 |
招聘人数 |
学历学位 |
专业及相近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1 |
讲师级 |
1 |
博士研究生 |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
机器人相关方向 |
2 |
讲师级 |
2 |
博士研究生 |
电子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媒体传感网络等 |
3 |
讲师级 |
2 |
博士研究生 |
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控制理论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 |
4 |
讲师级 |
2 |
博士研究生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方向 |
5 |
讲师级 |
1 |
博士研究生 |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
轨道交通方向 |
五、引进范围
(一)第一层次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第二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或经论证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三)第三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国家级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或经论证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四)第四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在全球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博导,或经论证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五)第五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备下列条件:海外优秀学术骨干人才,在海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海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且获得全球前200高校助理教授(教职)职位,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以上。
(六)第六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教学、科研水平较高者。
(七)青年博士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第一学历一般应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分为博士A、B、C类三类。
1、A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5篇,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和创新价值,或在工程技术应用取得重大成果;
2、B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3篇,或在工程技术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3、C类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符合学校学科建设及教学需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八)欢迎依托我校申报国家和山东省人才计划和项目,获批后享受相应层次人才待遇。
六、引进待遇
各类引进人才除享受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基本工资待遇外,学校在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参照如下待遇:(人民币,单位:万元)
待遇 |
安家费 |
人才绩效
(每年) |
科研启动经费 |
备注 |
层次 |
实验学科 |
非实验学科 |
第一层次 |
面议 |
第二层次 |
250 |
150 |
800 |
300 |
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的,按政策解决;如不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按第三方劳务派遣方式解决或协调其他单位进行安置。 |
第三层次 |
200 |
80 |
500 |
200 |
第四层次 |
160 |
50 |
100 |
80 |
第五层次 |
100 |
40 |
80 |
40 |
第六层次 |
教授 |
100 |
|
60 |
30 |
副教授 |
80 |
|
40 |
20 |
青年博士 |
博士A类 |
60 |
|
20 |
10 |
不安置配偶,C类博士启动费可用于教学研究。 |
博士B类 |
30 |
|
20 |
10 |
博士C类 |
|
|
5 |
3 |
注:以上待遇均为税前金额;聘期5年;1-5层次人才不参与校内奖励性绩效分配。具体任务待遇以人事手续完成后签订合同为准。
七、基本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安心本职工作。身心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二)青年博士原则上需在2020年底前取得博士毕业证、学位证。
(三)第四层次以上人才可按团队形式引进,团队成员按照学校相应的引进人才标准兑现待遇,并根据团队建设需要,提供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等建设经费。
八、其他说明
(一)第一至第五层次人才按"一事一议"引进,相关要求及待遇参见上文;第六层次、青年博士招聘岗位见招聘计划。
(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第一至第六层次人才)利用学校安家费所购房产,可以本人名义办理房产证,八年服务期满后房产归本人所有。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郭明
办公电话:0539-7258672
传真:0539-7258672
电话:13375393612、15653976680
联系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临沂大学弘毅2号楼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三楼303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