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士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特聘教授/高层次人才招聘 > 正文
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方案
2013年4月17日    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8〕25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我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创新工作体制,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为实现学校“建设高水平商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2013年以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价中心为依托,积极引进所需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学科发展情况,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确定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今年将在制冷及低温工程、食品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有所突破,引进2名海外高端人才。目前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已联系一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华博士做特聘讲座教授,食品生物技术也正在与国外合作单位进行积极联系。
三、人才标准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能在校工作6个月以上,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在国际学术技术界有一定声望,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有贡献的科学家;在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中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主持或作为重要成员参加过国际大型科研、工程项目,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四、配套措施
(一)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宣传力度。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对外公开发布。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宣传,除在我校园网发布信息外,拟在海外高水平留学人员较有影响的媒体发布招聘信息。
(二)鼓励“以才荐才”。充分利用我校教职工和校友,特别是在海外或曾在海外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以及进行学术交流人员的人脉资源,充分发挥知名专家学者、校友会、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专业学术团体、留学人员联谊会等各方面的作用,以及通过国际学术合作等途径,广泛物色海外高层次人才。
    (三)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人事处协助各相关学院在广泛收集相关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相应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四)开辟海外引才绿色通道。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积极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校提供便利条件。对具有外国国籍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需多次临时出入境或长期居留的,学校协助为其办理2-5年的多次往返签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五)“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在争取海外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的同时,通过短聘教授、外聘教授、项目合作、协同创新等多样化形式柔性引进。
(六)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扶持政策。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受聘我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优先推荐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优先推荐作为各类政府奖励候选人。
(七)提供优越生活待遇。坚持一流人才、一流待遇。在医疗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努力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偶一同回国(来华)并愿意在我校就业的,我校将妥善安排其工作;暂时无法安排的,我校将参照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适当方式为其发放生活补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就读中小学的,我校协助解决。
五、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
(一)工商管理省部级重点学科简介及人才需求
工商管理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于2004年5月被认定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在原企业管理二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基础上,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十二五” 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入选1人;承担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6项,中央其它部门社科或其它专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6项,获得天津市哲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项2项。
人才需求:企业管理学科带头人1名、博士教授;财务管理学科带头人1名、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会计学学科带头人1名、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带头人1名、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1名、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以上员均要求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科研能力强。
(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省部级重点学科简介及人才需求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的开发,把农产品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共基础投资,以大型国际性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或正在将很多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业中。
本校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的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的机理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的生物技术,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贮藏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农产品从原料到消费的加工、贮藏、流通过程中其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征以及影响品质的关键因子,建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技术平台,解决其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如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 烘焙食品微生物活性变化等,并进行质构、风味和营养组成的分析。
人才需求: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的博士,国外高校毕业,副教授以上职称,有多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及科研项目,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学科带头人。
(三)食品生物技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简介及人才需求
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实验室在奶制品高质化加工和安全监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功能性食品、微生物与胃肠疾病关系、药用材料及剂型、药物化学修饰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成为我国在食品生物技术领域中具有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食品胃肠粘膜信号通路的研究,主要开展: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在胃肠粘膜系统的信号通路、食品与细胞因子网络的关系、胃肠粘膜信号通路的分子生物学;
2.食品、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与大众健康,主要开展:食品功能性成分与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关系的研究、饮食结构对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作用的研究、益生菌和大众健康;
3.个性化营养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主要开展: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理研究、个性化食品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4.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及新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乳制品的高值化加工、微藻的高值化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人才需求:拟招聘1名生物化学专业的博士, 40岁左右国外高校毕业,有多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及科研项目。
(四)产业经济学省部级重点学科简介及人才需求
产业经济学于2005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现代服务业作为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已成为融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独特交叉前沿学科。通过融合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服务经济学”理论框架与内涵。产业经济学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已完成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4项;发表论文357篇;出版专著18部,译著4部;获得省部级奖项10项。
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刘书瀚教授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经过多年努力,该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凝炼了四个研究方向,即现代服务业与服务创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公用事业的市场化、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发展。
人才需求:现代服务业方向海外博士1名,教授职称,48岁以下;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海外博士1名,副教授职称,40岁以下;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方向海外博士1名,副教授职称,40岁以下;产业经济管理与政策方向海外博士1名,副教授职称,40岁以下;国际贸易与投资方向海外博士1名,教授职称,48岁以下;以上人员均要求主持国家级(或等同于国家级)项目一项、独立发表论文5篇、多年独立研究或高校从教经验。
(五)民商法省部级重点学科简介及人才需求
民商法学2011年被评审天津市重点建设学科。民商法学科共有成员16人,其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8人,平均年龄39岁。
民商法学科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已有研究优势,确定了物权法理论与实务、债权法理论与实务、企业与公司法面玲珑理论与实务、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务、民刑关系等研究方向。近5年来,团队成员共主持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6项,中国法学会项目2项,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18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编或参编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法学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团队成员共有4人次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人才需求:
1.特聘(讲座)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2.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学位,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3.后备学术骨干:应届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六)制冷及低温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简介及人才需求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现有研究人员3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25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入选3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研究队伍中有人员兼任国际制冷学会冷藏冻结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理事、天津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制冷暖通空调分会副会长、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这些兼职体现了本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研究方向:(1)低温冷链技术;(2)能源综合利用及制冷系统节能;(3)热质传递过程及强化传热技术;(4)人工环境控制。
研究成果: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共90项,科研经费1866万元,其中国家级纵向项目9项,1081万元;省部级项目11项,473万元;国际合作项目1项,312万元。发表论文272篇,其中SCI、EI检索37篇。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获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人才需求: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2名,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优秀海外留学归国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七)制冷技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简介及人才需求
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天津市重点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于2007年12月正式成立。现有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博士24人,其中留学归国博士4人。主要研究方向:
(1)制冷系统优化及节能技术:紧紧围绕制冷系统的节能和环保两大热点研究问题,探索制冷系统多能源利用途径、环境友好工质替代技术及制冷系统节能技术,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地源和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利用、新工质替代等方面形成了优势。
(2)食品冷链关键技术:围绕在低温贮运中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在果蔬产地预冷(真空预冷和差压预冷)、速冻与解冻、真空冷冻干燥、冷藏运输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冰温贮藏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热质传递过程及强化换热技术:研究换热器结霜、高热流密度器件冷却的热质传递机理及舌体传热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换热器结霜及换热器强化传热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人才需求: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重点实验室主任1名,优秀海外留学归国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0328号-4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