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一、院士引进条件、职责
(一)引进条件
1.国内两院院士;
2.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9个月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少于6个月;
3.年龄一般在70周岁以下。
(二)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组织团队协作攻关,并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积极策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前沿课题,并取得重大学术成就或经济社会效益;
3.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带领团队成员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以院士为核心,组建学术团队,自主选聘工作助手(编制5—7名),并以团队形式配套科研启动经费,标准面议;
2.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工作用房;
3.来我校工作的院士薪酬标准双方协商确定;
4.提供舒适、宽敞的住房一套(全职工作满5年即拥有房屋产权);
5.如果配偶尚未退休,将妥善安排工作。
二、杰出人才引进的条件、职责
(一)国内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或“千人计划(非短期或青年项目)”入选者的引进
1. 引进条件
(1)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2)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9个月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少于6个月。
2. 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组建学术团队,并取得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积极策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前沿课题,并取得较好的效益;
(3)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带领团队成员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
3. 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组建学术团队,自主选聘工作助手(编制3—5名),并以团队形式配套科研启动经费,标准面议;
(2)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工作用房;
(3)除国家工资(不含绩效工资和校内岗位津贴,下同)外,学校根据各类人才不同情况每年发放高层次人才津贴:千人计划入选者50—100万元,国内长江学者20—35万元(除国家发放的津贴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35万元,不能全职在校工作的杰出人才薪酬待遇面议;
(4)提供200万元购房补贴;
(5)妥善安排配偶工作,为子女入学提供帮助;
(二)“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引进
1. 引进条件:年龄在45周岁以下。
2. 工作职责: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向我校推荐和协助引进国内外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力争组成良好的学科团队;带领团队成员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
3. 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按照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有关政策,配套科研经费;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办公用房;除国家工资外,每年发放15—20万元津贴;提供公寓住房,或提供100万购房补贴;自主选聘工作助手(编制1—2名);妥善安排配偶工作,为子女入学提供帮助。
(三)“千人计划短期项目” 入选者的引进
1. 引进条件:年龄在50周岁以下,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2—6个月。
2. 工作职责 :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向我校推荐和协助引进国内外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力争组成良好的学科团队;带领团队成员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
3. 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按照国家“千人计划短期项目”有关政策,配套科研经费;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工作用房;除国家工资外,发放5—8万元/月津贴,按实际工作月份计算;提供公寓住房。
三、 特聘教授引进条件、职责
(一)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1. 引进条件
(1)自然科学类45周岁以下,人文社科类50周岁以下;
(2)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Associated Professor)及以上职务或其他相应职务,国内应聘者一般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务;
(3)具有很好的学术背景和学术造诣,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获得国际上重大学术奖励;
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前三名)及以上,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的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前两名);
③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及以上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及以上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的获得者(排名第一);
④自然科学类学者近5年主持3项及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含“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并在本学科公认的一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并获得国际知名同行学者的好评(须为在正式公开发表论文中的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类学者近5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并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国内一级权威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高水平有影响系列论文)。
(4)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面向校外人员招聘,对海外人员以上条件可以酌情从宽。
2. 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建设并做出实质性贡献;
(2)指导学科团队建设和梯队培养;
(3)力争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或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
(4)推动本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5)在本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
3. 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除国家工资外,每年发放12万元岗位津贴;
(2)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对于引进的校特聘教授,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80万元;
(4)在购房前提供过渡住房1年或每月2000元的房租补贴1年。
(二)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双创计划”人选的引进
引进条件、职责参照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双创计划”选聘办法的规定,待遇根据个人情况参照校特聘教授(除第(1)条外)标准执行。
(三)讲座教授的引进
1. 引进条件: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重要学术成就,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1个月以上。
2. 工作职责: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
3. 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讲座教授聘期内津贴标准为在校工作期间每月1.5万元,学校为其提供公寓住房;国内学者每年可报销国内往返机票一次,国外学者每年可报销国际旅费单程机票一次。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
(一)引进条件
1. 一般在45周岁以下,文科最多不超过50周岁;
2. 业绩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近5年内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近5年内被国际学术榜(SCI、EI、ISTP、SSCI)收录论文4—9篇以上者(视不同学科而定:物理、化学9篇;数学、生物7篇;地理、经济、教育、商学、工科4篇,EI收录的国内大学学报论文和非核心论文除外,下同)。文、史、哲学科在国内一级权威期刊(以我校确定的权威期刊为准,下同)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以上。在本领域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理工科)或本领域国内顶尖学术刊物(文科)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者,论文数量要求可作适当调整,特殊情况下可请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3)近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榜杂志或在国内一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略低于上条规定,但能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级重大项目1项者或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二等奖(主持人)1项;
(4)其他足以说明具备高层次人才条件的高质量成果、高级别奖项。
3. 海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及博士后优先。
(二)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 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启动费;
2. 提供一年的租房补贴,标准为教授2000元/月、副教授1500元/月、博士1000元/月;
3. 一次性提供有条件的购房补贴,教授、副教授、博士的标准分别为40、30、25万,被确定为江苏省优势学科范围内引进的人员适当提高标准。
五、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的条件、方式
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的条件
(一)创新科研团队应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高端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有望突破核心技术和产业技术跨越的优秀创新团队。
(二)团队带头人或核心成员中,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863计划” 项目专家组长、“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一般不少于3名。
(三)创新科研团队应具有在研的项目,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空白,科研实力达国内外领先水平。
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的方式
(一)采取载体引进、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物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优先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国内带项目来创业的各类领军人才与团队。
(二)重点考察团队带头人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团队核心成员的水平。
(三)引进国内创新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应将人事关系及档案转至我校,全职工作。引进海外创新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应保证每年至少累计有6个月时间在我校工作。
创新科研团队支持政策
(一)产业化前景较强,实力达国内一流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通过专项论证给予特别支持,具体额度面议。
(二)对创新科研团队实施人才特区政策,不同学科、不同团队,弹性管理。
(三)科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有其他要求的,可以面议。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中国 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1号
南京师范大学 人事处
邮政编码:210023
联 系 人:吕挥 唐代旻
联系电话:025-85891809
传真电话:025-85891252
|